关于涉黑涉恶犯罪,有几种形态:恶势力→恶势力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践中有不少以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案的案件,明显不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时,被降黑为恶,包括恶势力和恶势力犯罪集团。关于什么是恶势力,有哪些特征,被认定为恶势力对案件有哪些影响,刑法没有规定,司法解释规定又比较模糊,所以就有必要进行探析。
文|张卫峡
01
恶势力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为非作恶、欺压百姓”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恶势力的本质特征是“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所以司法解释中排除了单纯为牟取不法经济利益而实施、因民间矛盾引发以及其他确属事出有因的违法犯罪活动。
“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分恶势力犯罪与普通共同犯罪以及犯罪集团的关键。在第187号指导案例“吴强等敲诈勒索、抢劫、故意伤害案”中,虽然以吴强为首形成了具有恶势力犯罪集团组织特征的组织,但是因为实施的敲诈勒索、抢劫等行为,不具有公然性,也不具有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的特征,所以只按照普通犯罪集团定罪量刑。
恶势力是一种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犯罪,“为非作恶、欺压百姓”,还意味着侵害的是不特定对象和无辜群众的利益。对于事发有因,对特定对象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能据此认为是恶势力犯罪。我们办理过的一起涉恶案件中,被告人公司因为在催收到期贷款的过程中,使用了跟踪、堵锁芯等“软暴力”,但是所有的行为都是针对的贷款人,对象特定,这种情形明显不属于“为非作恶、欺压百姓”。
02
恶势力犯罪的组织特征和行为特征
1、组织特征
恶势力是组织犯罪,所以组织特征也是构成恶势力犯罪的前提。结合司法解释规定,恶势力的组织特征有:
1、人数一般是3人以上;
2、纠集者相对固定,而且纠集者与被纠集者要有明显的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
3、包括纠集者在内,在2年之内,至少应有2名相同的成员多次参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其中“多次”一般指3次以上。从人数上看,排除了一人构成恶势力的可能性。
根据第1361号指导判例意见,“恶势力成员纠合在一起应具备一定的延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所以,如果只是纠集者固定,每次实施违法犯罪的成员都是临时组合,即使一直保持在3人以上,也不应当属于恶势力组织。
2、行为特征
恶势力犯罪要求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软暴力作为暴力、威胁以外的其他手段,被认为是当下恶势力犯罪的主要手段,包括滋扰、哄闹、聚众等方式。但是,恶势力犯罪仍然是以暴力、威胁手段为基础, 软暴力有随时转化为暴力的现实可能性,才能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或者威慑,也才有可能实现非法控制的目的。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恶势力犯罪有主要犯罪活动和伴发性的犯罪活动,主要犯罪活动包括强迫交易、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聚众斗殴、寻衅滋事、非法侵入住宅罪等,但不是说只有实施了这些犯罪,才可能是恶势力犯罪,如果实施了其他具有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特征的违法犯罪活动,比如开设赌场、组织或强迫卖淫等伴发犯罪,也能被认定为恶势力犯罪。
03
“恶势力”对案件定罪量刑的影响
恶势力犯罪不是刑法规定的罪名,所以无论是恶势力还是恶势力犯罪集团,都不会增加一个独立的罪名。但是被定性为恶势力,会对特定罪名的定罪以及案件的量刑有影响。
第一,降低入罪门槛。
部分罪名可能因为涉黑涉恶,入罪门槛降低。比如,《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五项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即由“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减半为“一千元至两千五百元以上”。再比如,关于聚众斗殴罪,如果被定性为黑恶势力,普通斗殴可能被直接升级认定为聚众斗殴罪的“情节恶劣”。
第二,对整个案件从严惩处。
根据2019年司法解释第16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恶势力犯罪案件时,应当依照上述规定,区别于普通刑事案件,充分运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的规定,依法从严惩处。
从严惩处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对比的是普通犯罪案件,可以理解为:能从重处罚就从重处罚,能不适用从宽情节或者制度就不适用。因为司法解释规定的模糊性,实践中也有被定性为恶势力犯罪,但是没有从严惩处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从严惩处可以概括为以下情形:
1、在法定刑档期内从重量刑,具体如何从重,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有的地方司法文件中,对个别罪名也进行了规定,例如:江苏省和河南省分别发布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量刑指导意见》)关于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罪的量刑规定,以黑恶势力实施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2、对特定制度或者措施,从严适用。根据2019年司法解释《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条规定,如果被认定为恶势力犯罪纠集者,对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情节或者措施从严适用。例如:江苏省《量刑指导意见》关于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条款规定,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一般不适用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