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如何以“被害人过错”进行辩护?


 

       被害人过错不是法定量刑情节,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已得到普遍适用。从辩护角度看,被害人有过错,被告人就有机会被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作为辩护律师就有必要了解要什么是被害人过错,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适用被害人过错。

01

什么是被害人过错?

       对于被害人过错的概念,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是在指导案例中有相关界定。如下表所示,第344号、556号和1368号三个指导案例,都涉及了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但对比发现,三个案例的观点并不一致。这也说明,对被害人过错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

       三个指导案例的认定标准中,没有争议的是:(1)客观方面,被害人有过错行为,且严重违背伦理道德或者违反法律;(2)被害人过错与犯罪行为有关联关系。

       有争议的是:主观方面,被害人出于过失的过错言行,能否被认定为被害人过错?

       本文对此持肯定观点,即被害人过失导致的过错,在符合其他条件时,也应当作为减轻被告人刑罚的量刑情节。客观上,被害人过错确实引发或者升级了加害行为,值得被刑法评价,而如果被害人的主观心态是过失,可以相应地减轻其责任。如果是免除责任,意味着被告人仍需承担全部责任,由此推出被告人需要对被害人的主观心态负责,这对被告人不公平。

       综上所述,被害人过错是指被害人以故意或者过失的心态,发表或者实施能够引发犯罪行为或者加重犯罪行为的,严重违背伦理规范或者违反法律的言语或者行为。

02

如何划分被害人过错?

       当被害人有过错并且需要承担责任时,就需要判断需要承担多少责任,从而相应地减轻被告人的责任。

       根据现行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司法实践进行总结分析,被害人过错可以分为:(1)违反刑法规定可能构成犯罪的,为严重过错;(2)违反一般法律规范的,为较大过错;(3)违背公序良俗的,为一般过错,等等。根据不同过错程度,对被告人降低相应幅度的基准刑。

       早在2010年《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中,就对被害人过错进行了分类:严重过错、一般过错;对矛盾激化有直接责任、一定责任等,并设置了20%-30%、20%以下减少基准刑处罚的档次。该文件虽已失效,但仍具有参考意义。这从辽宁、河南等多地发布的量刑指导意见也可以看出,被害人过错被明确作为减轻被告人基准刑的量刑情节。

       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区分被害人的故意与过失:故意实施过错行为,一般具有挑衅性质,可谴责性程度较高;而过失导致的过错行为,主观恶性较小,可谴责性程度也相应较低。以此作辩护,也有助于法官进一步判断被 

03

适用被害人过错的案件类型

       被害人过错首次被提出,是在1999年《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这一文件中,即在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中,“被害人过错”可以作为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量刑情节之一。

       其实,根据现行的规范性文件与司法实践,被害人过错已经被广泛适用在包括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等多种类型的暴力犯罪案件中。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于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通知》,就提到办案机关要注重查明被害人过错等酌定量刑情节,并没有对案件类型进行限制。关于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犯罪的相关规范性文件也明确提到,被害人有过错的,可以对被告人酌情从宽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等案件,也存在适用被害人过错的情形。例如下面的案例:

       王某某因向牛某讨要工资,双方发生口角,之后,王某某使用铁锤将牛某停放在公司门口处的轿车右侧大灯及前机盖子毁坏。王某某被认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同时将被害人因欠薪而存在一定过错,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

       所以,无论什么案件,只要存在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辩护律师都可以此作为辩护观点。

       通过对司法实践的总结,被害人过错的常见事由包括以下几种:

       1、被害人恶意欠债或者欠薪不还,导致被告人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索要合法债务或者薪资,从而涉嫌寻衅滋事、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故意毁坏财物等犯罪;

       2、被害人长期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导致被告人故意伤害或者杀害被害人,通常能够被认定为被害人有过错,而且法官会根据实施暴力时间长短、严重程度等,认定过错大小;

       3、被害人有婚外情等对婚姻不忠或者破坏他(她)人婚姻的行为,因此引发被告人故意伤害或者以不雅视频或者照片进行敲诈勒索被害人等;

       4、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被害人故意以言语或者行为挑衅、侮辱被告人或者其亲属,引发被告人愤怒情绪而实施激情犯罪。

       虽然被害人过错不是法定量刑情节,司法适用标准也不明确,但是在很多案件中,被害人过错仍是有效的辩护观点。对被害人过错进行研究,并在个案中进行应用,将有助于为被告人争取更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