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

梵音瑜伽闭店,会员该如何维权?

最近北方的风大,却少了丝丝寒意。

梵音瑜伽终于熬过了疫情,但又倒在了春天,多少有点造化弄人。

对于会员最为关心的欠款(充值会员卡)问题,创始人饶秋玉发文表示,会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偿还。

欠款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据公开报道:员工工资、物业、房租等有2亿左右,加上预收会员费6亿左右,预计总负债在8亿元(具体数据以官方为准)。

为要回欠款,会员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一点错都没有。会员人数众多,一般采用民事集体诉讼的方式追讨会员费,本事件基本事实十分清楚、梵音也认账。如果会员们起诉,也会拿到民事胜诉判决。遗憾的是,即使胜诉,但能不能获得退费或者继续享受授课权益,则是梵音瑜伽有没有能力执行的问题。

但看到有部分媒体说,梵音瑜伽涉嫌刑事犯罪,我还是倒吸一口凉气。先说结论,根据目前已披露事实,犯罪不至于,甚至不太可能。而且说梵音瑜伽因为涉嫌犯罪而跑路,也没有说到这起事件的症结。

01
合法经营不善导致欠课,不是犯罪

梵音瑜伽曾作为瑜伽乃至健身领域的佼佼者,不管是全国门店数、会员数、教练数,都处于行业头部。其课程质量,也深受会员好评(否则也收不了这么多会员费)。

饶秋玉还创建了全亚洲最大规模的瑜伽学校,培养出五万余名专业的瑜伽教培人员。

作为之前的行业标杆和明星企业,轰然倒地,令人遗憾。但如果说创办梵音瑜伽,收会员费是为了犯罪,可以说是很笨的办法。

目前会员及社会大众对于梵音瑜伽是不是涉嫌犯罪的疑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罪名,我一一分析:

第一,涉嫌挪用资金罪抑或职务侵占罪?这两个罪指的是个人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归自己使用或者将单位资金据为己有。梵音瑜伽作为一个单位,不可能自己挪用自己,自己侵占自己,因为左口袋揣右口袋没有任何意义。

会员费作为梵音瑜伽的预收账款,本质是梵音的负债。会员缴费只是为了学瑜伽,至于梵音把会员费用在哪里,双方没有事前的约定,也没必要事前约定,因为梵音只需承诺或实际提供等值的服务即可。所以不存在企业自身“挪用”(使用)款物至他处就违法的说法。至于说员工个人甚至饶秋玉自己把公司的钱拿走了,那肯定有问题。但问题是,空口无凭,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

第二,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呢?这个罪,简言之,要求集资人“保本付息”,类似于银行吸收储户资金,到期支付利息、返还本金。而梵音瑜伽的会员费只是预收费,会员在消费后核销会员费,转换成梵音公司的真正收入,除了会员要求退费,不存在返还“本金”(会员费)的问题,更没有“利息”可言。换句话说,会员费不是“投资理财”而是“生活消费”,所以不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第三,至于诈骗罪,则更加夸张。诈骗是空手套白狼,要求“非法占有目的”,如果梵音瑜伽收会员费是为了跑路而不是为了提供服务,那确实是诈骗。但是,梵音瑜伽自成立20多年以来,一直诚信经营,广受会员好评。此外即使在疫情期间还在开店,砸成本、搞建设,这些事实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涉嫌诈骗罪的可能性。

一家企业的倒掉,必然有其问题。但认为构成犯罪,则是对企业的根本性否定,一定要慎重。

预收费跑路涉嫌犯罪也确实有很多案例,但一码是一码,不同企业预收费的实际情况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会员真金白银的付出,现在无法兑现服务,急迫、焦虑乃至生气在所难免,是人之常情。但还是要以正确的维权方式来理性处理,目前看涉嫌犯罪的可能性很低,刑法也没有对应的罪名。

02
警惕预售制的陷阱

对于消费者而言,充卡就是为了更优惠的服务或者更便宜的价格。

对于企业而言,预售制的本质,是企业提前拿到了用户的现金,也透支了一段时间用户的再消费能力。只有用户真正消费了,钱才是企业的钱。

很多企业看着账上源源不断的会员费,常常被魅惑,进而有十足的动力去说服消费者办会员。企业想当然地以“收付实现制”的逻辑搞投资,但却没有领悟何为真正的“权责发生制”。因为对于企业持续经营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你能不能拿这笔钱继续赚钱,同时还要规避短钱长投、长收长投的挤兑风险。

现金流和杠杆太有魅力了,以至于梵音瑜伽也搞了APP,甚至各种副业来吸引会员。这种商业模式本身没啥问题,但考验企业的战略筹划和“算账”能力。

梵音瑜伽至少也犯了两个毛病:

一是,会员预付费带来的资金回流赶不上各方面成本增加和烧钱的力度,导致资金链断裂。高昂的房租、人力成本,疫情的影响,使得投入多,回报少, 甚至没收入,你也得支出成本。为了摊成本,只能继续发展新会员费、或者给旧会员再收费。问题是瑜伽运动潜在消费者一定时间内就这么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寅吃卯粮、“停业整顿”。

二是,没有稳健固守现有盘子,而是一味地开店,甚至多元化经营,例如素食餐厅等新概念。如果一味地展望将来,也看好明天,但却对今天的困难准备不足,可能的结果就是死在今天晚上,哪怕明天确实很美好。

既然消费者知道了预售制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自然也就知道了办卡可能存在的风险。

消费者办卡是权利,没有错。但必须有相应的判断能力和风险意识,同时具备相应的法律观念:例如,为了防止商家恶意卷款跑路,北京市于2022年6月1日通过了《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要求明确建立“预收资金存管”“预付卡向行业主管部门备案”“消费记录查询”“强制性条款公示”等一系列保护消费者的制度。并规定消费者办卡7日内未消费的,可以无条件退卡,经营者需在5日内一次性退付。

此外,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经营者无法提供对应的商品或服务时,消费者自提出退款要求之日起十五日内经营者也应退回预收款余额。

这些规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行业监管部门和地方金融部门应细化“预收资金存管”的具体实施细则并落实,这样才能以第三方有效监管的方式,抑制企业非理性用钱的冲动。

此外,消费者不管是在办卡前还是办卡后,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自己的会员卡余额及使用情况,如有必要可以积极主动地终止会员卡、清算余额。

03
困难是修行、瑜伽仍是爱

话说回来,瑜伽行业无疑是一个蓝海。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瑜伽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在387亿元的水平,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61亿元左右。

由此而来的是,市场闻风而动。2021年中国瑜伽馆规模已经超过4万家,在一线城市,瑜伽店早已饱和,与此同时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行业膨胀。

这些因素加之后疫情时代的“灰犀牛”阴影,使得办了梵音瑜伽会员卡,本应在春光即将明媚、万物复苏时节做瑜伽的人们,看着店门口的锁发呆。这不仅是梵音瑜伽的问题,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瑜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瑜伽所代表的爱与和谐不会因行业的短暂风浪而减损半分。这是瑜伽消费者在大时代下,不得不经历的一种修行。

瑜伽爱好者追求的是生命的愉悦感,瑜伽是放松快乐的事情。将身体的畸形修复为自然美,还身体本来的样子也是瑜伽的奥义之一。

这种愿景,不仅需要瑜伽爱好者(消费者)的一致行动,也需要瑜伽行业从业者正心、正念。因为唯有利他,才能结果。